脾栓塞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脾靜脈內(nèi)血栓形成或脾靜脈受外源性壓迫而致管腔的部分或完全阻塞。脾靜脈栓塞慢性胰腺炎的關系密切,約有45%~65%的胰腺炎可引起發(fā)病。約21%~35%則常見于腫瘤的壓迫。非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是本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變。非肝硬化性門脈高壓的3大特征是:好的肝臟、壞的脾靜脈和破裂的胃底曲張靜脈。本病好發(fā)于中年人(尤其45~50歲)、男性居多。

目錄

脾栓塞的原因

栓塞顆粒隨機漂入脾動脈分支,可由一個或多個顆粒栓塞同一個小動脈脾栓塞不均勻可致脾功能亢進復發(fā)。脾功能亢進是一種或多種病因?qū)е碌钠⒐δ苓^度增強而不適當?shù)?a href="/w/%E9%9A%94%E7%A6%BB" title="隔離">隔離和破壞血液成分所引起的一組癥狀。

脾栓塞的診斷

1.脾臟腫大:可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腫大。血細胞減少與脾臟腫大不成比例。

2.外周血細胞減少:常為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發(fā)生全血細胞減少時,各系細胞減少的程度也并不一致。紅細胞減少時,可表現(xiàn)為臉色蒼白、頭昏、心悸粒細胞減少時,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發(fā)熱。血小板減少時則有出血傾向。

3.若患者脾功能亢進明顯,可行脾切除術,脾切除后,大部分病人的白細胞、血小板能恢復正常。

脾栓塞的鑒別診斷

脾栓塞的鑒別診斷:

1、原發(fā)性脾亢:有原發(fā)性脾增生、非熱帶性特發(fā)性脾腫大、原發(fā)性脾性粒細胞減少、原發(fā)性脾性全血細胞減少、脾性貧血或脾性血小板減少癥。由于病因不明,很難確定該組疾病系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系相互無關的獨立疾病。

2、繼發(fā)性脾亢

繼發(fā)性脾亢發(fā)生在下列各種病因較明確者:

急性感染伴脾腫大,如病毒性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②慢性感染,如結核、布氏桿菌病、瘧疾等;

充血性脾腫大門脈高壓,有肝內(nèi)阻塞性(如門脈性肝硬化壞死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結節(jié)病等)及肝外阻塞性(有門靜脈脾靜脈外來壓迫或血栓形成)等;④炎癥肉芽腫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Felty綜合征及結節(jié)病等;

惡性腫瘤淋巴瘤、白血病及癌腫轉(zhuǎn)移等;

⑥慢性溶血性疾病如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海洋性貧血等;

⑦類脂質(zhì)沉積癥戈謝病及尼曼-匹克病;

骨髓增生癥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纖維化;

⑨其他尚有脾動脈瘤海綿狀血管瘤等。隱匿性脾亢無論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脾亢,因骨髓代償性增生良好,所以周圍血象未顯示血細胞減少。但一旦有感染或藥物等因素抑制造血功能,即可導致單一或全血細胞減少癥。

1.脾臟腫大:可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腫大。血細胞減少與脾臟腫大不成比例。

2.外周血細胞減少:常為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發(fā)生全血細胞減少時,各系細胞減少的程度也并不一致。紅細胞減少時,可表現(xiàn)為臉色蒼白、頭昏、心悸。粒細胞減少時,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發(fā)熱。血小板減少時則有出血傾向

3.若患者脾功能亢進明顯,可行脾切除術,脾切除后,大部分病人的白細胞、血小板能恢復正常。

脾栓塞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首先要治療原發(fā)病,用藥若不能收效而原發(fā)病許可,可考慮切脾。

2、脾臟切除指征: (1)脾臟腫大顯著,造成明顯壓迫癥狀。 (2)貧血嚴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貧血時。 (3)有相當程度的血小板減少出血癥狀。 (4)粒細胞極度減少并有反復感染史。

參看

關于“脾栓塞”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