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蛔蒿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東北蛔蒿 | 中藥圖典 |
東北蛔蒿 Dōnɡ Běi Huí Hāo |
|
---|---|
別名 | 蛔蒿 |
功效作用 | 驅(qū)蟲。主蛔蟲病;蟯蟲病 |
英文名 | flower bud of Manchurian Wormwood |
始載于 | 《中國藥植圖鑒》 |
毒性 | 有毒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寒 |
藥味 | 辛、苦 |
東北蛔蒿
【別名】蛔蒿、北蛔蒿
【來源】菊科艾屬植物東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藥。夏季花開放前采集,陰干。
【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50cm;單生或叢生,全株被絲狀綿毛。莖生葉及不孕枝的花有長柄,葉片寬橢圓狀卵形,2-3回羽狀分裂。頭狀花序筒狀鐘形,排成緊密的圓錐花序;花小,黃色或帶褐色,花冠疏生腺點。瘦果小。
【分布和生境】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新疆等省區(qū)。生于草原及河岸沙地。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驅(qū)蟲。用于蛔蟲病。
【用法用量】 3~4錢,研末加白酒1兩,浸一夜,去渣取浸液,置開水上蒸去酒精,清晨空腹1次服下;2小時后再服芒硝6錢(小兒酌減)。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中毒后出現(xiàn)頭痛、視覺紊亂、流涎、嘔吐、腹瀉、體溫下降、呼吸抑制、震顫、牙關(guān)緊閉、驚厥、角弓反張、精神錯亂、幻覺、譫妄、腎損害等。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東北蛔蒿”條目 http://m.timberreclaimed.com/w/%E4%B8%9C%E5%8C%97%E8%9B%94%E8%92%BF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東北蛔蒿”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