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醫(yī)/早點——茯苓糕(餅)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醫(yī)學(xué)電子書 >> 《趣味中醫(yī)》 >> 中醫(yī)飲食保健 >> 早點——茯苓糕(餅)
趣味中醫(yī)

趣味中醫(yī)目錄

人們都知道茯苓配伍入藥,很少知道茯苓還可單獨服食。宋代文學(xué)家蘇氏兄弟就有服食茯苓的習(xí)慣.蘇轍著有《服茯苓賦》,《東坡雜記》亦記載有服茯苓法。以后歷代沿用,流傳至今。

為什么茯苓受到人們?nèi)绱饲嗖A呢?這是因為茯苓能健脾益氣、補虛延年。有人對慈禧太后的長壽補益藥方進(jìn)行研究,發(fā)現(xiàn)常用的補益藥共六十四種,使用率最高的一味藥便是茯苓,占百分。其次是白術(shù),占百分,再次是當(dāng)歸,占百分。說明古代醫(yī)家的確將它作為延年益壽藥使用。

茯苓的服食方法很多,應(yīng)用范圍亦較寬。除煎湯飲用外,還可制成食品服用,如茯苓粉、茯苓粥、茯苓糕、茯苓酒等;《紅樓夢》里賈府的人還將茯苓制成霜,當(dāng)作美容劑使用。

茯苓糕(餅)作為人們的早點早在清朝就已盛行。據(jù)史料記載:清朝北京城里做出的茯苓餅白可凌雪,薄如棉紙,中夾蜜餞,松果仁,甘香可口,富于營養(yǎng),成為北京的名特產(chǎn),是人們饋贈老年親友的佳品。

自己動手制作茯苓糕也簡便可行:選七成上等粳米、二成白糯米,再加二、三成茯苓、芡實蓮肉、山藥等粉末,拌勻蒸熟即成。

蘇東坡還是做茯苓餅的能手呢。人們只知道他的“東坡魚”色味俱備,卻不知道他的“東坡餅”也香甜可口。他介紹的具體做法是:“以九蒸胡麻(即芝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為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p>

要是你有雅興,可以邊吃茯苓糕(餅),邊欣賞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寫的贊美茯苓的詞——《鷓鴣天》,從中獲得人們喜食茯苓的奧秘。

湯泛冰瓷一坐春,長松稱下得靈根,

吉祥老子親拈出,個個教成百歲人。

燈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破醒魂,

與君更把長生碗,略為清歌駐白云。

32 早餐—一粥療 | 午餐——琳瑯滿目的藥膳食品 32
關(guān)于“趣味中醫(yī)/早點——茯苓糕(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