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
A+醫(yī)學百科 >> 細菌感染 |
細菌侵入宿主機體后,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zhì)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病理反應的過程,成為細菌的感染或傳染。
目錄 |
常見的人體各系統(tǒng)的細菌性感染
細菌借助表面的一些特殊成分和結(jié)構(gòu),吸附于人體皮膚粘膜的表面,然后以不同方式引起疾病。常見的人體細菌性感染有以下幾種:
皮膚的細菌性感染 皮膚表面普遍存在著金黃色和表皮葡萄球菌,因此皮膚最多見的感染系由葡萄球菌引起,如癤、毛囊炎等。嚴重的感染可發(fā)展到皮下組織形成蜂窩組織炎或癰等。其次可見大腸桿菌和產(chǎn)氣莢膜桿菌感染,除后者感染皮下有氣發(fā)展較快外,其他感染局部皮膚均有紅、腫、熱、痛,或有膿腫形成。
眼、耳、鼻、喉、口的細菌性感染 眼的細菌性感染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及流感桿菌引起的結(jié)膜炎、淚囊炎等。全眼球炎常與眼外傷或異物穿透傷有關(guān)。對閉合的傷口感染,除上述細菌外,需注意厭氧菌的感染。若母親患有淋菌性陰道炎,胎兒娩出時易受感染而患淋菌性結(jié)膜炎。母親陰道有 B群鏈球菌、利斯特氏菌皆可感染新生兒致腦膜炎。耳的細菌性感染有外耳道炎及中耳炎。常見病原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流感桿菌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易引起耳源性腦膜炎。鼻的細菌性感染有鼻前庭炎、鼻竇炎。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多見,厭氧菌及流感桿菌亦可引起鼻竇炎。在喉部的細菌性感染中,扁桃體炎最常見,其他尚有咽旁及咽后壁膿腫,病原菌主要是鏈球菌及葡萄球菌。口腔的細菌性感染以牙周炎和牙齦膿腫最多見,腮腺炎、頜下腺炎少見。病原菌主要系厭氧的消化鏈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等。
肺及胸部的細菌性感染 正常細支氣管及肺泡應該是無菌的,若機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損,睡眠或昏迷時將咽喉處分泌物吸入可導致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亦有因敗血癥引起肺膿腫及膿胸者。院外感染的常見病原菌有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等。院內(nèi)感染者以革蘭氏陰性菌多見如克雷伯氏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等。院內(nèi)感染的肺炎死亡率較高。
顱內(nèi)細菌性感染 有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等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偶見頭顱外傷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敗血癥后的腦膿腫等。腦脊液檢查對鑒別化膿性、病毒性和結(jié)核性腦膜炎幫助很大,腦脊液培養(yǎng)陽性者對診斷和治療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有時腦脊液的即刻涂片找細菌亦有一定的意義。
腹腔內(nèi)的細菌性感染 腹膜、胃腸道、膽道感染以革蘭氏陰性桿菌多見,兼混合有厭氧的擬桿菌感染。病原菌有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變形桿菌、克雷伯氏桿菌和擬桿菌等。癥狀根據(jù)感染部位不同而有區(qū)別,腹水檢查對鑒別診斷有幫助,術(shù)后腹腔膿腫對病人有很大威脅,常引起多個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
泌尿及女性生殖系的細菌性感染 有膀胱炎、腎盂腎炎、盆腔炎及附件炎等。病原菌同腹腔感染,亦以革蘭氏陰性菌多見,尿常規(guī)和盆腔檢查有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
心血管系統(tǒng)的細菌性感染 有心內(nèi)膜炎、心包炎、淋巴管炎和靜脈炎等。病原菌以草綠色鏈球菌、腸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亦有革蘭氏陰性桿菌引起的。癥狀各不相同。
診斷
各種感染均有發(fā)冷發(fā)熱,局部紅、腫、熱、痛等表現(xiàn),關(guān)鍵的檢查是取血或膿液作培養(yǎng),有時膿液涂片找菌有助于診斷。
治療
原則是引流和用抗生素,盡可能找出導致感染的基本原因,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皮膚感染,若不控制糖尿病,感染將接連發(fā)生。對葡萄球菌可用新青霉素Ⅱ(苯甲異唑青霉素)或慶大霉素治療,嚴重病例可二者合用。對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可用頭孢唑淋鈉(先鋒霉素Ⅴ號)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株(MRSA)可選用萬古霉素。對大腸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等可選用氧哌嗪青霉素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果療效不好可改用第三代頭孢菌素。綠膿桿菌感染嚴重者可選用頭孢塔齊定(頭孢噻甲羧肟)。
參看
|
關(guān)于“細菌感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