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外臺秘要》卷九引《深師方》:干姜湯

【處方】 干姜12克 紫菀3克 杏仁9克(去皮、尖、雙仁,切)麻黃(去節(jié))12克 桂心 甘草(炙)各6克 五味子3克

【制法】 上七味,切。

【功效與作用】 治肺中有寒,咳逆上氣。

【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菜、生蔥等。

【摘錄】 《外臺秘要》卷九引《深師方》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干姜湯

【處方】 干姜(炮)1兩,黃柏(去粗皮,炒)1兩,阿膠(炒令燥)1兩,酸石榴皮(炒)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積年痢,困篤,腸極滑。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

《外臺》卷九引《深師方》:干姜湯

【處方】 干姜4兩,紫菀1兩,杏仁70枚(去皮尖雙仁,切),麻黃(去節(jié))4兩,桂心2兩,甘草(炙)2兩,五味子1兩。

【制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冷咳逆氣。

【用法用量】 水8升,煮取2升合,分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摘錄】 《外臺》卷九引《深師方》

《外臺》卷八引《古今錄驗》:干姜湯

【處方】 干姜4兩,石膏4兩,栝樓根2兩,人參2兩,桂心2兩,半夏1升,吳茱萸2升,小麥1升,甘草1兩,赤小豆30粒。

【功效與作用】 飲食輒噎。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酒5升,水1斗,煮棗20枚,去滓,合煮取3升,分服。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因胃氣虛寒,不能運化水谷之精微,蘊釀而成本寒標熱之病。非寒熱補瀉之兼投,何以解虛實反正之糾結。詳方中人參、甘草、干姜、萸、桂以治本寒,石膏以化標熱,半夏、栝樓一熱一寒,分解脾濕上逆之痰飲于中,小麥、小豆開泄木邪內(nèi)蘊之虛火于下,共襄洗滌之功。舉世但知柴胡白芍和解肝邪,木通、車前降泄火氣,曷知谷菽有如此之妙用哉。

【摘錄】 《外臺》卷八引《古今錄驗》

《圣濟總錄》卷三十八:干姜湯

【處方】 干姜(炮)半兩,甘草(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草豆蔻(去皮)半兩,肉豆蔻(去殼,面裹煨)半兩,木香半兩,高良姜(炒)半兩,干木瓜半兩。

【制法】 上藥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霍亂吐利,心腹疼痛,氣逆,手足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圣濟總錄》卷三十八:干姜湯

【別名】 四正湯、四味回陽飲

【處方】 干姜(炮)2兩,甘草(炙)2兩,人參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霍亂吐下,虛冷厥逆,元陽虛脫,危在頃刻者。

【用法用量】 四正湯(《圣濟總錄》卷一六二)、四味回陽飲(《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下甚者,加龍骨(搗研)2兩;腹痛不止,加當歸2兩(切,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古今醫(yī)徹》卷一:干姜湯

【處方】 炮姜1錢,茯苓1錢,炙甘草3分,當歸1錢,澤蘭1錢,廣陳皮1錢,半夏1錢,鉤藤1錢5分。

【功效與作用】 失血嘔逆肢冷。

【用法用量】 加大棗2個,水煎服。

【摘錄】 《古今醫(yī)徹》卷一

《圣濟總錄》卷三十八:干姜湯

【處方】 干姜(炮)3兩,人參3兩,甘草(炙)3兩,白茯苓(去黑皮)4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4兩,桂(去粗皮)2兩,黃耆(銼)2兩。

【功效與作用】 霍亂,洞泄不止,臍上筑悸。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圣濟總錄》卷八十三:干姜湯

【處方】 干姜(炮)1兩,木瓜1兩,吳茱萸(湯洗去涎,炒黃)3分,桂(去粗皮)3分,檳榔(銼)10枚,木香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腳氣攻心,嘔逆悶絕,腳冷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1棗大(拍碎),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圣濟總錄》卷九十四:干姜湯

【處方】 干姜(炮裂)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桂(去粗皮)1兩,芎?1兩,當歸(切,焙)1兩,芍藥1兩。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卒疝,繞臍腹卒暴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四

《圣濟總錄》卷一六二:干姜湯

【處方】 干姜(炮)3兩,黃連(去須)3兩,赤石脂3兩,當歸(銼,炒)3兩,半夏(先研為末,生姜汁制作餅子用)5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2兩,桂(去粗皮)2兩,龍骨(火燒紅)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人參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霍亂吐利,四肢逆冷,虛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六二

《圣濟總錄》卷二十七:干姜湯

【處方】 干姜(炮)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陳橘皮(去白,炒)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

【制法】 上藥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傷寒食毒,頭痛惡寒,心腹虛脹,大便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二十七

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見《圣濟總錄》卷四十三:干姜湯

【別名】 干姜黃連湯

【處方】 干姜3兩,當歸4兩,黃柏4兩,地榆4兩,黃連2兩,阿膠2兩,石榴皮3枚。

【功效與作用】 小腸虛寒,痛下赤白,腸滑,腸中懊檂。腹中痛,里急后重頭偏痛,耳頰痛。

【用法用量】 干姜黃連湯(《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摘錄】 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見《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普濟方》卷二一一:干姜湯

【處方】 干姜2兩,黃柏1兩,石榴皮1兩,阿膠2兩半,漬豉1升,前胡4兩。

【制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卒大注,及赤白滯下,困篤欲死,腸已滑。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3合,去滓,納阿膠,頓服。不愈更作服之。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干姜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