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牡蠣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土牡蠣 | 中藥圖典 |
土牡蠣 Tǔ Mǔ Lì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固精斂汗,散結(jié)軟堅。治盜汗遺精,紅崩白帶,瘰疬結(jié)核,虛熱外浮,頭暈煩躁。 |
英文名 | Local oyster shell |
始載于 | 《四川中藥志》 |
毒性 | 無毒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腎經(jīng) |
藥性 | 寒 |
藥味 | 咸、澀 |
【土牡蠣的功效介紹】:
土牡蠣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蚌科動物川南珠蚌的沉積貝殼。
【動物形態(tài)】川南珠蚌貝殼2片,同形,呈長橢圓形,長約16厘米,高約7厘米,前部短圓,后部伸長;殼頂部大,位于殼的前部。
殼層很厚,背緣達1厘米,前緣約5毫米。
殼面棕褐色,環(huán)狀的生長線密集,殼內(nèi)壁珍珠層銀白色,有光澤。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
分布四川一帶。
【采集】冬季水枯時,在河灘沙壩上收集,洗凈泥沙,曬干。
【藥材】貝殼呈半橢圓形或船形,因久為河水沖擊及泥水覆蓋,多顯枯松狀態(tài)。
殼片沉重厚實,腹面邊緣較薄,頂部較厚。
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角質(zhì)層多已剝落,呈粉灰狀,剝落處顯出銀白色的內(nèi)層。
角質(zhì)層質(zhì)地較光滑;并有較細的環(huán)紋;內(nèi)表面亦銀白色,有光澤,附有白色粉霜,細致,易粘手。
質(zhì)堅硬,擊碎后,斷面起層。
嗅之微似石灰氣味。
以色白、殼厚實,沉重、表面帶粉灰和有光澤者為佳。
產(chǎn)于四川。
【炮制】去凈泥沙,打碎,生用,或煅后研成粉末用,其粉在四川亦稱為蛤粉。
【性味】咸澀,微寒,無毒。
【歸經(jīng)】入肝、腎二經(jīng)。
【功用主治-土牡蠣的功效】固精斂汗,散結(jié)軟堅。
治盜汗遺精,紅崩白帶,瘰疬結(jié)核,虛熱外浮,頭暈煩躁。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
【宜忌】虛寒腫弱者忌服。
【選方】①治陰虛陽亢,煩躁頭暈,虛熱外浮及盜汗遺精:土牡蠣、龍骨。
煎湯服。
研末為丸服。
(清帶丸) ③治瘰疬結(jié)核:土牡蠣、貝母、夏枯草、玄參。
研末為丸服。
研末為散服。
(牡蠣散)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土牡蠣”條目 http://m.timberreclaimed.com/w/%E5%9C%9F%E7%89%A1%E8%9B%8E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土牡蠣”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