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嗪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商品名克蟲神??捎糜?a href="/index.php?title=%E9%A9%AC%E6%9D%A5%E4%B8%9D%E8%99%AB&action=edit&redlink=1" class="new" title="馬來絲蟲(尚未撰寫)" rel="nofollow">馬來絲蟲病和班氏絲蟲病的治療。此外尚可用于哮喘(1日量10mg/kg)。口服本品后在腸內(nèi)迅速吸收,達Cmax為3小時,48小時內(nèi)即自血中消失而不能測得,絕大部分在體內(nèi)被代謝后由腎臟排出。代謝產(chǎn)物能在24小時內(nèi)排出70%。本品于1947年用于臨床,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絲蟲病藥物,可使患者血中微絲蝴迅速減少或完全消失。對馬來絲蟲病的治療效果比對班氏絲蟲病為佳。也可用于治療盤尾絲蟲病羅阿絲蟲病。治療盤尾絲蟲病近年來已逐步被伊維菌素替代。

本藥品被歸類到絲蟲病等藥品分類。

目錄

乙胺嗪的副作用(不良反應)

本身毒性很低,無致突變作用胚胎毒性。有頭痛、乏力失眠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腸道刺激反應。主要的不良反應是大量微絲蝴被殺死后釋放異性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及部分成蟲被殺死后在四肢等成蟲所在部位出現(xiàn)淋巴結(jié)節(jié)及淋巴管增粗等局部組織的炎癥反應。嚴重程度與蟲種對藥物的敏感性、微絲蝴的數(shù)目及藥物劑量有關(guān)。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寒戰(zhàn)、發(fā)熱、肌肉關(guān)節(jié)酸痛、皮疹瘙癢等,個別患者出現(xiàn)喉頭水腫,支氣管痙孿甚至窒息等。馬來絲蟲病人的過敏反應比班氏絲蟲病人為重,羅阿絲蟲病人和盤尾絲蟲病人的過敏反應更重,有的可并發(fā)腦膜腦炎甚至休克死亡。

服用乙胺嗪須注意的事項

用本品前,應先驅(qū)蛔,以免引起膽道蛔蟲病。

乙胺嗪的用法用量

注意:同種藥品可由于不同的包裝規(guī)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本文只供參考。如果不確定,請參看藥品隨帶的說明書或向醫(yī)生詢問。

(1)口服,1次0.1~0.2g,1日)0.3~0.6g,7~14日為一療程。(2)大劑量短程療法馬來絲蟲病可用本品1.5g,1次頓服或于1日內(nèi)分2次服。治班氏絲蟲病總量3g,于2~3日內(nèi)分服完。本法不良反應較重。(3)預防于流行區(qū)按每日5~6mg/kg服藥,服6~7日?;虬瓷狭棵恐芑蛎吭路?日,直至總量達70~90mg/kg為止。

乙胺嗪藥理作用

本品對各種微絲蝴及成蟲均有殺滅作用。在體內(nèi)的殺蟲作用比在體外強,可能是有宿主免疫機制參與之故。能使其中微絲蝴迅速“肝移”,并破壞蟲體表膜,使其在肝內(nèi)被吞噬細胞殺滅。

市場上的乙胺嗪

參看

關(guān)于“乙胺嗪”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