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金錠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目錄

仙拈集》卷三:赤金錠

【處方】 防風(fēng)6錢,薄荷6錢,雄黃6錢,天竺黃6錢,天麻5錢,全蝎5錢,白附5錢,鉤藤5錢,乳香5錢,朱砂5錢,膽星1兩2錢,琥珀1錢,麝香1錢5分,冰片1錢5分。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神曲1兩打糊成錠,金箔為衣。

【功效與作用】 小兒急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 每用一錠或半錠,淡姜湯磨服。

【摘錄】 《仙拈集》卷三

《仙拈集》卷四:赤金錠

【處方】 麻黃4錢5分,紫蘇7錢5分,山茨菇2兩5錢,五倍子2兩5錢,香附子2兩5錢,蒼術(shù)1兩5錢,半夏1兩5錢,木香1兩5錢,山豆根1兩5錢,丹參6錢,鬼箭羽6錢,辰砂1兩,千金子1兩2錢,紅芽大戟1兩2錢,雌黃1兩2錢,細(xì)辛1兩2錢,川烏1兩2錢,滑石1兩2錢,麝香3錢。

【制法】 依法炮制,凈末稱準(zhǔn),以糯米粉糊和之,石臼杵千下,用范子印成錠角,重1錢,作3次用之,陰干,萬勿火烘。

【功效與作用】 解百毒,治百病。主天行時(shí)疫,瘟疫,傷寒,狂言亂語,霍亂絞腸痧,腹痛食物中毒,小兒急慢驚風(fēng),中風(fēng),中氣,口眼?斜,牙關(guān)緊急筋脈拘急,婦人月水不調(diào),腹中結(jié)塊,男婦頭暈傳尸勞,自縊,落水,中惡赤痢,白痢,湯火傷,蛇、蜈、蝎咬傷。

【用法用量】 天行時(shí)疫用絳囊盛之,懸之當(dāng)胸,則不傳染。瘟疫、傷寒、狂言亂語、霍亂、絞腸痧、腹痛、飲食中毒、小兒急慢驚風(fēng),俱薄荷湯磨服;中風(fēng)、中氣、口眼?斜、牙關(guān)緊急、筋脈拘攣、婦人月水不調(diào)、腹中結(jié)塊、男婦頭暈,俱溫酒磨服;傳尸勞瘵、自縊、落水、中惡,俱冷水磨服;赤痢,涼水下;白痢,姜湯下;湯火傷,蛇、蜈、蝎咬傷,俱用酒磨服,水磨涂患處。

【注意】 腫毒惡瘡已潰者不宜服。

【摘錄】 《仙拈集》卷四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義》引《良方集成》:赤金錠

【處方】 火消8兩,章丹1兩,黑礬1兩,朱砂5分,銀朱5分。

【制法】 將藥用鐵鍋煉化成水,滴石板上,候冷成片。

【功效與作用】 消癰解毒。去腐生新,拔毒生肌。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

【各家論述】 章丹即鉛丹,辛微寒有毒,外用去腐生新,施于瘡瘍腫毒,有拔毒生肌之效,銀朱又名心紅,是疏黃同汞升煉而成,功用大抵與輕粉同,本方由于藥呈紅色,治瘡瘍等癥又有效驗(yàn),崇貴此方即以赤金為名。

【摘錄】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義》引《良方集成》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fēng)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dǎo)劑驅(qū)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fēng)劑、開竅劑、補(bǔ)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diǎn)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guān)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guān)電子書

關(guān)于“赤金錠”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