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記憶術, 任何用以幫助記憶的方法。mnemonic一詞源自希臘神話中記憶女神摩涅莫緒涅(Mnemosyne),mnemonic亦稱記憶技巧(memoria technica)。記憶術的原則就是在心中建立一個人為的結構,將生疏的概念、特別是一系列互不相干的概念組合起來,而這些概念要一個一個地記住是很難的。理想中的這種結構要設計成能相互提示。有一種流行很久的記憶技巧,就是把需記憶的細項分組構成押韻詩句,從拉丁文法的「詞性韻文」(gender rhyme)到用以記憶每個月份包含天數的英文詩(如"Thirty days hath September, April, June and November …")都屬于這種類型。

人們進行了無數的嘗試以發(fā)明各種記憶系統(tǒng)──適用于各種內容的編碼系統(tǒng),用以改進全面的記憶能力。希臘和羅馬的記憶系統(tǒng)是建立在依據感興趣的物品來使用心里的位置以及符號或圖像。這種方法把熟悉的結構(locus,地點)以及需要記憶的物品或事物(res,物件)結合在一起。這種記憶法就稱為"loci et res",在記憶一系列物品時非常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選擇一所大屋子,屋子的各個房間、墻壁、窗戶、裝飾品,以及家具分別用象征性的圖像與某些名稱、短語、事件、或概念聯(lián)系起來;要記起這些內容時只需在心里尋找屋內的房間,直至在想像中放置這些內容的具體地點被找到為止。依據這個記憶系統(tǒng),如果需要牢記一個歷史日期,就可以將它放置在一個想像中的城市里,該城市被分為若干個區(qū),每個區(qū)有10棟屋子,每棟屋子有10個房間,每個房間有100個格子(或記憶地點),這些方格子一部分放在地板上,一部分位于四壁,還有一部分安置在天花板上。傳說歐洲的印刷術是1440年發(fā)明的,于是用這種系統(tǒng)就可以在內心里將一本書或其他象征印刷術的東西放在這個「想像城鎮(zhèn)」的第一棟屋子第四個房間的第40個格子(或記憶地點! )里,從而將這個年份牢記在心。

1968年著名的蘇聯(lián)心理學家盧里亞(Aleksandr R. Luria)寫成《記憶能手的頭腦》(The Mind of a Mnemonist)一書,提出記憶術領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心理學研究,這本書的出版使科學界對記憶術的興趣大增。盧里亞在書中描述了一位聯(lián)覺(synesthesia)能力極強、記憶力驚人的男子。

記憶能手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方便回憶(recall)。其中一種方法稱為關聯(lián)法,其法是將任何一對物品(如筆和椅子)聯(lián)系起來,然后再將這對物品與第三個物品聯(lián)系起來,這種連鎖關系就這樣無止盡地進行下去。而且不只是要純粹的聯(lián)想(association),還要讓它們交互作用;你可以想像那枝筆正在椅子上寫字。事實證明此法無論對中小學生還是對成人都是有效的。其他的方法包括押韻詩(如"i before e, except after c")和替代法(如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的名字可變成"chew-cow-ski")。記憶能手所強調的一點是,怪誕的意象能增強記憶輔助的效果?! ?/p>

記憶術的15個要點

1、平心靜氣。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都保持一種讓自己平心靜氣的心態(tài)。更多的時候是讓自己的大腦安靜。

2、調整自己大腦的工作和休息時間,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勞會降低大腦的工作效率。

3、樹立起自己記憶優(yōu)良的信心,并時時提醒自己要記住必須記住的東西,必須堅信自己“一定能記住”!

4、要學習和找到一套適合提高自己記憶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經常的訓練再訓練,提高再提高。

5、要保持對世界充滿強烈的愛好與興趣,興趣是記憶的第一推動力。對被記憶的對象要象對待自己的“情人”一樣有足夠的興趣。

6、強烈的愿望和刺激可以促進自己的記憶。

7、要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建立與愉快事情相聯(lián)系的記憶。

8、讓自己的心態(tài)永遠年輕,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腦細胞變得敏銳和年輕。

9、學會一種或多種觀察能力,敏銳的觀察力能能幫助我們記憶。

10、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在記憶中尤其如此。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對象。

11、開發(fā)自己的右腦,把記憶對象形象化有助于記憶。

12、掌握歌訣或口訣記憶知識,把互不關聯(lián)的記憶對象編成歌訣有利于記憶。

13、學會特征記憶技巧,找到記憶對象的特點,辨別出其特征有助于記憶。

14、學會整理和分類,適當的分散記憶(化整為零)有時比集中記憶效果好。

15、充分運用人自身體的五官功能,調動身體各器官協(xié)同記憶?! ?/p>

關于“記憶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