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崖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Bkf32.jpg

視崖(visval cliff)

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chǎn)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

吉布森和沃克(Gibson & Wolk,1960)首創(chuàng)的視覺懸崖(visual cliff,簡稱視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

該實驗裝置的中央有一個能容納會爬兒童的平臺,平臺兩邊覆蓋著厚玻璃。平臺兩邊厚玻璃上鋪著黑白相間的格子布料,一邊布料與玻璃貼緊,形成“淺灘”,而另一邊的布料與玻璃相隔數(shù)尺距離,造成深度,形成“懸崖”。實驗時讓嬰兒的母親先后站在“深”、“淺”兩側(cè)招呼孩子,誘導(dǎo)其爬向母親身邊。

吉布森和沃克(Gibson & Wolk,1961)對36名~14個月會爬的嬰兒進行了視崖測試,結(jié)果表明:有足夠大的視崖深度時(大約90cm或更多),只有不到10%(3名)的嬰兒會越過懸崖爬向母親,而有27名嬰兒從中間爬向淺灘。當深側(cè)的方格圖案距離玻璃板越來越近時,就有越來越多的嬰兒爬過深灘;當視崖深度是26cm時,有38%的嬰兒爬過深灘;而1m時只有8%(主要是年齡較大的嬰兒)。

沃克(Wolk,1979)研究發(fā)現(xiàn),當視崖深度為26cm時,68%的7~9個月的嬰兒爬過深灘,而10~13個月的嬰兒只有23%。其結(jié)論是:1.嬰兒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覺;2.嬰兒深度知覺的能力隨著年齡的遞增在不斷發(fā)展;3.9個月以前的嬰兒的深度知覺閾限為26cm。對嬰兒視崖研究還發(fā)現(xiàn),嬰兒存在著深度恐懼。

關(guān)于“視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