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A+醫(yī)學百科 >> 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
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duodenal drainage examination),對取自十二指腸腸腔的腸粘膜分泌液、膽汁和胰腺外分泌液等混合液體的檢查。對診斷肝、膽和胰腺疾病有重要意義。
引流方法
在空腹狀態(tài)下,經(jīng)口插入十二指腸引流管,頂端置于十二指腸末段。待十二指腸液全部收集后,從引流管內(nèi)注入溫熱的33%硫酸鎂溶液40ml,5~10分鐘后繼續(xù)引流,最初流出黃色、來自總膽管的膽汁(A液);繼而流出金黃色、來自膽囊的膽汁(B液);最后流出淡黃色、來自肝內(nèi)膽管的膽汁(C液)。
臨床意義
正常的引流液透明或微混濁。若混有酸性胃液,則使膽鹽沉下而變混濁,當加入堿性液體后,又可變清。若仍混濁,提示可能內(nèi)含膿細胞、上皮細胞、粘液或結(jié)晶,多見于十二指腸炎癥或膽道感染。正常引流液內(nèi)含有少量粘液,故略粘稠。膽囊有炎癥時膽汁濃縮,使粘稠度增加。
若有膽道感染,在顯微鏡下檢查引流液時可見較多白細胞。膽道內(nèi)有蛔蟲,中華分支睪吸蟲或雅爾(曾譯賈第)氏鞭毛蟲感染時,可見到相應的蟲卵或鞭毛蟲?;?a href="/w/%E8%83%86%E7%9F%B3%E7%97%87" title="膽石癥" class="mw-redirect">膽石癥時,可見有膽紅素鈣顆?;?a href="/w/%E8%83%86%E5%9B%BA%E9%86%87" title="膽固醇">膽固醇結(jié)晶。
正常膽汁內(nèi)基本上是無細菌的。用無菌操作收集的A、B、C液,有膽道感染者可培養(yǎng)出致病菌,傷寒患者的膽液中可培養(yǎng)出傷寒桿菌,有助于診斷和治療。
參看
出自A+醫(yī)學百科 “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條目 http://m.timberreclaimed.com/w/%E5%8D%81%E4%BA%8C%E6%8C%87%E8%82%A0%E5%BC%95%E6%B5%81%E6%B6%B2%E6%A3%80%E6%9F%A5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