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來源】《瑞竹堂經驗方》卷四。

【組成】當歸(去蘆) 川芎 熟地黃 白芍人參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術各30克

【用法】上藥嚼咀。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功用】養(yǎng)氣血,調營衛(wèi),補虛損。

【主治】氣血兩虛,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仲,食少泄瀉,或月水不調,臍腹疼麻,或失血過多而有上述見癥者。

【各家論述】

1.《醫(yī)方考》:血氣俱虛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氣血而已。氣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養(yǎng)者也。是方也,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甘溫之品也,所以補氣;當歸、川芎、芍藥、地黃,質潤之品也,所以補血。氣旺則百骸資之以生,血旺則百骸資之以養(yǎng)。

2.《沈氏女科輯要箋正》:四君、四物合為八珍,按之藥理功能,可謂四君氣藥,能助脾陽;四物血藥,能養(yǎng)脾陰。一屬于氣,一屬于血。只可專主脾胃講,決不能泛泛然謂四君補氣,四物補血。

參看

關于“八珍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