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小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對
兒科學/小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的源代碼
跳轉(zhuǎn)到:
導航
,
搜索
編輯這個頁面須要登錄或更高權(quán)限!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自動確認用戶
如果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重試。A+醫(yī)學百科是一個開放式網(wǎng)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內(nèi)容僅須要
花10秒鐘時間創(chuàng)建一個賬戶
。 如果您已經(jīng)登錄,本頁面可能是受保護的內(nèi)容。如果您認為有修改的必要,請
聯(lián)系本站管理人員
。
條目源代碼:
{{Hierarchy header}}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為小兒時期常見的[[呼吸道]]病。嬰幼兒期多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毛細支氣管可同時受累。 ==一、病因:== 多由[[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根據(jù)[[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主要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風疹病毒]]等。較常見的細菌為[[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桿菌]]、[[沙門氏菌]]屬和[[白喉]]桿菌等。此外氣溫[[突變]],空氣污濁、小兒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點、[[過敏]]因素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均為本病誘因。 ==二、[[臨床表現(xiàn)]]:臨床有各種類型的表現(xiàn)== '''(一)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常見于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多為呼吸道病毒所致,發(fā)病可急可緩,早期表現(xiàn)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狀]],如[[流涕]]、[[干咳]]。2-3天后[[咳嗽]]逐漸加劇,伴分泌物增多,初為白色[[粘痰]],后可為[[膿性痰]]。[[發(fā)熱]]可有可無,熱度高低不現(xiàn)。兒童可訴有[[頭痛]]、[[胸痛]]、[[疲乏]]。[[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嬰幼兒常有[[嘔吐]]、[[腹瀉]]。病程約5-10天,也有持續(xù)3周左右。 肺部[[體征]]:早期[[呼吸音]]可正常。如[[氣管]]病變?yōu)橹?,僅呼吸音粗糙;[[支氣管]]病變?yōu)橹?,則在胸背中下部可聽到干性及中粗濕[[羅音]],且隨體位及咳嗽而改變。有時也可聽到[[呼氣]]音延長高音調(diào)哮鳴音。為分泌物增多,管腔粘膜[[充血]]、[[水腫]]使氣管變窄之故。 '''(二)[[喘息]]性支氣管炎(AsthmaticBrouchifis)''' 目前對該病是否為一種獨立[[疾病]]仍存在不同的看法。部分學者認為可考慮為[[嬰兒]][[支氣管哮喘]]或輕型[[小兒支氣管哮喘]],另部分學者認為由于該病在嬰幼兒中[[發(fā)病率]]較高,多數(shù)存在自然緩解的可能,故認為仍沿用此診斷名稱為恰當。國內(nèi)兒科學會[[呼吸]]學組幾次討論,從臨床和預后考慮,喘息性支氣管炎為獨立性疾病。 本病可因多種原因及誘因所致,如嬰幼兒解剖生理特點、[[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分泌物不易咳出,剌激[[平滑肌]]產(chǎn)生[[支氣管痙攣]]而引起[[喘鳴]]。其臨床特點:1.多見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常有[[濕疹]]及其他[[過敏史]];2.常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發(fā)熱常為低→中度,肺部可聽到較多中粗濕史音,不固定,伴喘鳴;3.喘息一般無明顯發(fā)作,非突發(fā)突止,喘鳴聲很大,但[[呼吸困難]]不明顯,一般無喘憋;4.有一定的復發(fā)性,大都與[[病毒感染]]有關(guān)。大多數(shù)預后良好,隨著年齡增長復發(fā)次數(shù)減少,于4-5歲前痊愈。部分病例在數(shù)年后可發(fā)展成為支氣管哮喘。 '''(三)復發(fā)性支氣管炎''' 臨床上有些支氣管炎患兒,有明顯反復發(fā)作史,每月發(fā)作1次以上,每年發(fā)作多達4次以上。臨床表現(xiàn)如[[急性支氣管炎]][[癥狀]],經(jīng)過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療后好轉(zhuǎn),但易復發(fā)。至5-6歲后漸見緩解。致病原檢查多為病毒感染,亦不能排除過敏、體質(zhì)及環(huán)境等因素。部分病例可發(fā)展成[[慢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 急性支氣管感染時,周圍血[[白細胞]]總數(shù)正?;蚱停杉毦鸹騕[合并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 [[胸部X線檢查]]:[[肺紋理]]增粗或正常,偶有[[肺門]]陰影增濃。 ==三、診斷== 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診斷不難,診斷要點:1.以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2.嬰幼兒有[[呼吸急促]];3.肺部[[聽診]]可聞及干性羅音,或聞及不固定粗、中濕羅音;4.胸部X線檢查,僅為肺紋理增粗。 ==四、鑒別診斷== (一)病情較輕者,須與上呼吸道感染作鑒別(見上呼吸道感染)。 (二)支氣管異物:當有呼吸道阻塞伴感染時,其呼吸道癥狀與[[急性氣管炎]]相似,應(yīng)注意詢問有無[[呼吸道異物]]吸入史,經(jīng)治療后,療效不好,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胸部X線檢查表現(xiàn)有[[肺不張]]、[[肺氣腫]]等梗阻現(xiàn)象。 (三)肺門[[支氣管淋巴結(jié)結(jié)核]]:根據(jù)[[結(jié)核]][[接觸史]],[[結(jié)核菌素試驗]]及胸部X線檢查。 (四)[[毛細支氣管炎]]:多見于6個月以下嬰兒,有明顯的急性發(fā)作性喘憋及呼吸困難。[[體溫]]不高,喘憋發(fā)作時肺部羅音不明顯,緩解后可聽到細濕羅音。 (五)[[支氣管肺炎]]:急性支氣管炎癥狀較重時,應(yīng)與支氣管肺炎作鑒別,見支氣管肺炎節(jié)。 ==五、治療== '''(一)控制感染''' 急性支氣管炎如為[[細菌感染]],可選用下列[[抗菌藥物]]:Smzco0.05/kg/日分二次口服、[[青霉素]]3-5萬U/ mg/日分2次肌注,[[麥地霉素]]、[[紅霉素]]30-50mg/kg/日分-4次口服。 如無明確細菌感染情況或混合感染可用或加用[[病毒唑]]10-15 mg/kg/日分2次肌注,或5mg/kg/日分2次作[[霧化吸入]],亦可試用a-[[干擾素]]20萬U/日肌注。 '''(二)對癥治療''' 1.[[止咳祛痰]]:若痰粘稠不易吸出,可用霧化吸入及選用10%[[氯化銨]]合劑、[[必嗽平]]、小兒強力痰靈(2-4歲-2片,5-8歲-3片,1片=01. G).。頻繁干咳影響睡眠及休息,可服少量[[鎮(zhèn)咳藥]]物,如[[異丙嗪]]及[[氯丙嗪]]0.5-1mg/kg/次,每日-3次,應(yīng)注意避免[[用藥過量]]及時間過長,影響[[纖毛]]的[[生理]]性活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 2.[[解痙]] [[氨茶堿]]:2-4 mg/kg/次 3-4次/日口服。 [[舒喘靈]]:6歲以下 1-2mg/日,分-4次口服或0.1 mg/kg/次,[[舒喘靈氣霧劑]](0.5%1撳=0.1 mg)1-2撳/次 每日-3次。 喘鳴嚴重時可加用強地松1 mg/kg/日,分3次口服,4-7天為一療程.亦可用[[丙酸倍氯松]][[氣霧劑]],局部用藥可減少全身用藥[[副作用]]。嬰幼兒難以合作不宜選用,兒童每次-2撳(50μg-100μg)/次,每日-4次。 (三)預防 同上[[呼吸道感染]]。 {{Hierarchy footer}} {{兒科學圖書專題}} {{導航板-炎癥}}
在這個頁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碼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碼
)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碼
)
模板:Navbox subgroup
(
查看源碼
)
模板:兒科學圖書專題
(
查看源碼
)
模板:導航板-炎癥
(
查看源碼
)
返回到
兒科學/小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
個人工具
登錄/創(chuàng)建賬戶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查看
閱讀
繁體/正體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y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全國醫(yī)院列表
醫(y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y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y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全國制藥企業(yè)
醫(yī)科院校大全
醫(yī)事漫談
醫(yī)學下載
醫(yī)學視頻
推薦工具
醫(yī)學網(wǎng)站大全
醫(yī)學詞典
醫(yī)學資訊博客
功能菜單
添加頁面
志愿者招募中
積分排名
關(guān)于廣告
網(wǎng)站事務(wù)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隱私政策
關(guān)于A+醫(yī)學百科
免責聲明